Photo from http://www.monsterparent.com/archives/1956
Photo from http://www.monsterparent.com/archives/1956

孩子說謊必有因 宜先了解後導引

Photo from http://www.monsterparent.com/archives/1956
5歲兒子說話表達流暢,但有個改不掉的惡習,就是當別人問他是否做過什麼事,他總是挑好的來說,卻不一定是事實。舉例﹕若問他做了功課沒有,他馬上就說做了,但事實是還沒做,再嚴肅追問才哭認沒做;若問他「你今天不是已吃過雪糕嗎?」,他會答沒有;又例如老師問他星期天去了海洋公園嗎?他說去了,事實卻是因為他不乖所以作罷。跟兒子說了好多次,還是改不了,如何才能改掉這習慣呢?
 
孩子的「說謊」行為通常可以簡單分成兩大類﹕一種是編造沒發生過的事;另一種是掩藏某些行為以逃避懲罰,或是知道這樣說便可能達成某些目的。
 
混淆虛實 逃避責罰
 
虛實不分是學前孩子說謊的主要原因,他們正處於想像力快速發展的階段,日常生活也充滿各式各樣的故事、大人的描述和影音景象等等,孩子可能十之九八也沒親眼看過或親身接觸過。當孩子說話時,會把想像和現實混為一談,聽者也難以區分想像與真實世界的情下,會出現與事實不符的內容,而且他們會認為自己所想像的事情是真的。一般來說,這些不真實的故事背後,往往透露出孩子的期望。例如明明沒去過海洋公園,卻說去了,甚至看見那些動物,這都是他希望自己看到的東西。另一方面,老師並不是問他昨天做了什錯事,孩子自然只就老師所問的作答,是否刻意說謊,還要細仔推敲一下。
 
當然有時候,孩子是為趨吉避凶而掩飾,爸媽更要小心處理,不要一下子把它看成偏差行為,甚至人格問題。孩子需要耐心教導,以就事論事的態度來面對、改善孩子的表現,偏差能改過,正確人格、價值觀也能塑造起來。
 
愈罵愈不敢認 應循循善誘
 
發覺孩子一而再、再而三地不說出事實,首先要找出孩子對事情的認知程度如何,例如他假裝做好功課,若爸媽以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告訴他:「那我們收拾好書包,明天你要交給老師呀!」讓他知道下一步行不通了,便要改弦易轍,趕快好好完成,這不是爸媽希望的嗎?相反,嚴厲指罵、情緒化的焦慮,孩子心生畏懼了就更不敢承認,失去立即教育孩子誠實面對和改善的機會。
 
當孩子做好功課,爸媽就應把握機會告訴孩子誠實的重要,也可設下獎品鼓勵,假設平時的獎品是雪糕,但他早前已吃過一杯了,又開始有點咳嗽,孩子卻說「沒吃」,爸媽可以再指出,「你不是剛開始咳嗽了嗎?再吃雪糕可能更糟,再不休息就不能去玩了」,讓孩子做出正確、聰明的選擇:不如留待去海洋公園那天才吃吧!
 
如果孩子說謊的原因,純粹是為了得到好處,包括禮物或大人注意,那就必須把兩者脫。例如他考獲100分就可以去海洋公園,90分就沒有,他卻因而造假,那就改成有進步、待人有禮,就可以獲得10個貼紙,讓孩子明白造假無法達成目的,他就自然放棄這個策略。
 
資料來源:

瀏覽次數

2792
馬上成為Supermami的Fans{JFBCLike url=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supermami/321920471152167 layout=standard show_faces=false show_send_button=false width=300 action=like colorscheme=light}